蛇年春节的脚步虽已渐行渐远,但本地社区对金蛇迎春,盤旋而上。新春來臨之際,猶他越棉寮華人相濟會一年一度的新春聯歡會於2月15 日晚在鹽湖城新金龍酒家隆重舉行,近200名相濟會會員與各界嘉賓一起,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共同度過了開啟新年的美好時光。
當晚,應邀前來參加聯歡會的嘉賓有:猶他州參議員關玉嬚、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長樂桃文、猶他州西古城眾議員 Jake Fitisemanu、猶他州西谷城(West Valley)眾議員 Verona Mauga、鐵路華工後裔協會會長 Margaret Yee、猶他金釘協會理事長蔣為民、中國旅美科技協會總會副會長彭偉、越南同鄉會名譽會長及顧問 Gary Nguyen、現任會長太太 Tammy Luu 及副會長Vinh Trinh Le Jarrard 及理事們、鹽湖華人合唱團名譽團長關麗芬、鹽湖書畫社理事會主席董校銘、猶他華人民樂團團長陳由義、華藝學苑苑長陳美恵和陳小英、台灣同鄉會會長陳瑞榮及夫人、中國旅美科技協會猶他分會會長董登攀與副會長馬英、鹽湖城東方中文學校校長辛江英、大中超市經理Wendy 及先生、Asian City 亞洲城經理Robert、前州長亞裔顧問 Edith Mitko 及先生、亞洲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張浩波、關玉嬚的女兒阿美等。《東方報》通訊員戴恭珊及先生亦出席了聯歡會。
聯歡會由相濟會名譽會長陳翠媚女士和林鴻城主持,他們在介紹了在場的各位嘉賓後,為大家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相濟會現任會長林麗玉致辭,代表本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說,在這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越棉寮華人相濟會感謝歷任會長、顧問、監理事及義工對本會的貢獻,感謝大家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她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將竭盡全力做好各項工作,並期待有更多熱心公益事業的年輕人加入本會,使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她指出,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越棉寮華人相濟會一定會越辦越好。
猶他州參議員關玉嬚女士在致辭時表示,非常高興受邀出席晚會,與大家一起歡度佳節。她讚賞相濟會在各方面所做出的成績,並衷心祝福各位朋友蛇年大吉大利。
年過九旬的相濟會永遠名譽會長辛列元先生登臺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他回顧相濟會的成長歷史,感慨頗多,由衷感謝會員及各界朋友的支持。希望相濟會一如既往,保持初衷,互相幫助,成為越棉寮華人的可信賴家。
會上,林麗玉會長代表相濟會向永遠名譽辛列元和常務顧問張慕真女士頒發了榮休獎牌,以表彰他們長期以來對相濟會所做的無私奉獻。辛列元先生的獎牌上寫著“服務社團,任勞任怨。出錢出力,義不容辭。”張慕真女士的獎牌上寫著“熱心公益,服務社團。”這正是他們夫妇二人一心為公、鞠躬盡瘁的寫照。
林麗玉會長說,三十多年來,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相濟會成立時的各位元老功不可沒,尤其是老會長辛列元和顧問張慕真夫婦,為本會嘔心瀝血,從制定方案到各項工作的一一落實,他們無不親力親為,從不居功自傲,為本會的持續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的言傳身教也為我們這些後來的理事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今天,兩位老人接受了退休獎牌,我們心中的感激之情難以語言來表達,在此,我代表相濟會的所有會員向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你們為本會所做的無私奉獻,感恩你們給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雖然你們在本會光榮退休,我們仍舊希望繼續得到你們的指教和支持,更好地為會員服務。同時,祝願你們身體康健,安享晚年。
接著,晚會的助興文藝演出繽紛登場,曹劉玉的獨舞《如夢年華》柔美流暢,功底深厚;柬埔寨舞蹈特色鮮明,風情別具;陽光藝術中心施芮涵、顧洛琳的雙人舞《碧白流光》細膩優雅,令人心悅;華助中心聲樂隊隊長陳傑獨唱《當你老了》等兩首歌曲,聲情並茂,引人入勝;越南同鄉會副會長 Vinhtrinh Le Jarrard、少年辛仔佑也即興傾情演唱。所有節目都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鹽湖華人合唱團名譽團長關麗芬登臺獻歌兩首,那專業悅耳,婉轉動聽的歌聲將觀眾的熱情推向高潮,掌聲和歡呼聲不絕於耳。
晚會上的抽獎活動更是驚喜連連,不斷引發掌聲和祝賀之聲,當大獎電視機被幸運者抽中時,歡聲笑語響成一片,大廳裡氣氛活躍,紅火喜慶。
晚會結束後,辛勤的志願者們忙著收拾東西,做善後工作。林麗玉會長說,從晚會的籌備到結束,本會名譽會長杜國賢、郭基、陳翠媚,副會長方興、陳遠播、理監事劉以恒、蘇振中、王少霞、郭有祿等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為籌備晚會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參與晚會籌備的志願者並特別感謝以下志願者翁偉禹、陳小英、余美惠、林麗花、黃嫻等,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才使晚會順利進行並圓滿成功。
(2025年3月16日 东方报)
2025年2月1日,盐湖书画社和犹他科协在盐湖城市立图书馆成功举办了备受瞩目的“2025年度犹他州中国书法与国画展览”的开幕授奖仪式,汇聚了政府、图书馆、犹他大学、社团领导人、书画老师、许多艺术家和家庭,及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公众。大家共同鉴赏中国艺术的文化魅力,赞赏艺术家们的精妙才华。
本次开幕颁奖典礼在图书馆的儿童区举行,展出了从79件儿童作品中精选出的34件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均由从幼儿园至12年级的青少年艺术家创作。首位演讲嘉宾州参议员犹他州首位华裔参议员关玉嫌(Karen Kwan)称赞:这个展览具有代表性,是犹他公众文化认同的里程碑;关玉嫌参议员分享了她在州立法机构的经历,并回忆起她曾是犹他州唯一的亚裔立法者。她欣慰地表示,如今已有更多的亚裔及太平洋岛民代表 加入立法机构,反映出犹他州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环境。她强调,像这样的展览不仅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表达自我和文化认同的平台,同时也向更广泛的社区展示了华裔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贡献。她希望年轻的艺术家们能够继续利用艺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包容与理解。她将本次展览与横贯北美铁路相提并论,该铁路由众多华工参与修建,成为连接东西方的象征。她赞扬了这些年轻艺术家及其老师和家庭,他们通过艺术继承着优秀文化传统。
盐湖城市立图书馆馆长Noah Baskett表示:支持这个展览是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市图书馆与犹他科协和盐湖书画社有着长期合作关系,它始于 2004年,并不断发展壮大。他提到,展览从最初的仅八幅作品,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规模,每年吸引近万名的观众。Mr. Baskett 还特别提到了展览在疫情期间的数字化转型,指出将展览搬到线上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活动的连续性,更是为了确保社区能够持续接触和欣赏中国书法与绘画。他强调,这一变化使得展览的影响力远超犹他州,甚至延伸至美国其他地区乃至国际观众,凸显了其在本地及全球的影响力。他还谈到,图书馆不仅仅是书籍的存放地,它更是一个促进创造力与文化交流的中心,而本次展览正是这种文化使命的体现。
犹他大学亚洲中心主任 Cindi Textor 博士强调了中心K-12教育支持项目对文化艺术教育的承诺,并称赞了 双语沉浸式中文教师在公立学校将中国语言和艺术融入犹他州教育体系方面的贡献。她指出,学习中国书法与绘画不仅仅是掌握技艺,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哲学和历史意义。她鼓励学生们将艺术视为表达个人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她还强调了犹他大学亚洲中心、盐湖城市立图书馆与盐湖书画社和犹他科协之间的长期合作,并希望未来有更多学校和学生参与到展览中,以促进文化教育和艺术传承。本次儿童展由犹他大学亚洲艺术中心赞助,展现了该机构在犹他州推广亚洲文化遗产和艺术传播的承诺。
北奥格登初级中学中文沉浸式教师卢景富代表组织学生参展的中文老师们讲话。他们在已经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上又自愿加上了书法国画的教学,扩展了学生对中华艺术的了解,并把中华历史和文化传统溶于书画教学中。主办单位为卢景富和其他五位老师颁发了赞扬证书,她们是:于海清和方宏
(Shoreline Junior High School), Michael Marcrum (Bennion Junior High School), 杨彦 (Bonneville Junior High School, Salt Lake County), 申瑞瑞 (Bonneville High School, Weber County)。
儿童书画展采用专家评审与公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从79件参赛作品中评选出34位获奖作品,并受邀在市图的儿童画廊展出。13位专家委员会的代表童燕齐和张浩波,在林玉丽帮助下,给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和奖牌。她们除了颁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还发了特别荣誉奖授予最年幼的参赛者:一名幼儿园生和一名一年级学生,以表彰他们在如此年幼的年纪展现出的艺术天赋和文化热情。这次展览有400多位公众通过在线投票参与评选,并观看了全部儿童书画展品 。每件作品至少都收到了公众投的宝贵的一票,展现出社区的广泛参与度。
上面主要报导了儿童展的情况,每年春节的书画展同时还有成人书画展。今年共有20位华人艺术家的 39 幅作品参加了实地展览,另有10位外地和中国艺术家的 20 幅作品参加了网展。所有呈交的作品可在 https://easternart-sl.org/ 欣赏。
本次展览已于2月28日胜利闭幕。联合主办团体盐湖书画社、犹他科协、犹他大学亚洲中心和盐湖城市立图书馆共同感谢所有参与的艺术家、教师、学生、家庭及社区支持者和中华文化艺术爱好者!
(盐湖书画社供稿, 作者:盐湖城天际高中12年级学生林鸿城)
(图文见2025年3月1日东方报第8版)
蛇年春节的脚步虽已渐行渐远,但本地社区对华夏文化的热情依旧高涨。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犹他分会(CAST-UT,犹他科协)在华人社区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落幕后,继续和本地公共机构包括南约旦学区、博物馆以及多处图书馆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犹他州持续绽放。
深度参与South Jordan学区春节庆祝活动
1月23日,犹他科协积极参与南约旦(South Jordan)学区在山溪中学(Mountain Creek Middle School)举办的春节庆祝活动,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投壶游戏和精美礼品赠送。犹他科协还特别为活动主持人提供了汉服,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汉服试穿与合影体验,让中华传统服饰的独特韵味深入人心。犹他科协执委余立红协调现场义工,活动气氛热烈,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获得了广泛好评。
书画展与新春庆祝活动
2月1日,犹他科协联合盐湖书画社,在盐湖城图书馆和Lenardo博物馆同步举办了书画展及新春庆祝活动。活动现场汇聚了书法、国画等艺术展示,并设有书画体验区,让参与者亲身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犹他科协还组织了包饺子教学互动,让观众在品味中华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Tyler图书馆新春庆祝活动
2月7日,犹他科协在盐湖郡Tyler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新春庆祝活动。犹他科协理事长冯莲、会长董登攀,以及执委与广大义工们共同筹备,让当地民众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春节庆典。现场由Hillcrest高中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了青春洋溢的舞蹈和音乐,传递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美好祝愿。
Sandy图书馆新春文化盛典
2月8日,盐湖郡Sandy图书馆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犹他科协新春文化盛典。活动分为三大板块:文化互动体验、精彩节目演出,以及由蜃楼志提供的文化展示视频播放。活动现场由犹他科协理事李小龙做统一的协调和义工安排。
其中,文化展示除了提供丰富的互动环节包括书法、寻宝、汉服试穿、制作元宵灯笼、剪纸等内容,还通过视频重点呈现了,通过精美考究的汉服、严谨的仪式还原,再现了传统婚礼的庄重与浪漫。视频详细讲解了出阁、迎娶、合卺(喝交杯酒)、拜堂等重要环节,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中华婚礼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新娘出嫁时的“凤冠霞帔”,到新郎迎娶时的“花轿临门,鼓乐齐鸣”,再到夫妻交拜时的“琴瑟和鸣”,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中华传统婚俗的典雅之美,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在表演环节,Benion高中的舞狮队以一场精彩绝伦的舞狮表演拉开序幕。表演者在激昂的鼓点节奏中腾跃翻滚,展现矫健身姿,并通过传统的“撒生菜”仪式,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吉祥如意。整场演出共涵盖十个节目,象征十全十美,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学生们热情演绎炙热探戈,带来动人心弦的舞姿;《关山月》诉说深情,《望春山》呈现宁静壮丽;太极养生班成年人表演的《功夫扇》与《太极夜行刀》展示了刚柔并济的武术张力;双人舞《碧白流光》蕴含古韵之美,《字正腔圆》则展现语言艺术的韵律之美。
这场新春文化盛典不仅让社区民众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更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
(犹他科协供稿)
(图文见2025年3月1日东方报第8版)
2月8日(正月十一)晚,盐湖城华助中心在州府盐湖城为州内各地领养华童的家庭举办2025年新春餐会。州内各地十四个家庭约70位成员(包括40多位孩童)参加此次活动。出席活动的还有盐湖城华助中心理事会部分成员、盐湖城华助中心舞蹈队部分成员、盐湖城华助中心声乐队部分成员和参与赞助本次活动的犹他华人社区同胞共约40人。自2019年春节以来,这是盐湖城华助中心连续第七年举办这一活动。
盐湖城华助中心理事长乐桃文代表盐湖城华助中心向与会家长和孩童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盐湖城华助中心的构成与宗旨,简要回顾了盐湖城华助中心举办这一活动的历史。他表示,孩童们和他们各自所在家庭都是盐湖城华助中心大家庭的成员和亲戚,每年举办的这一餐会是盐湖城华助中心的“年度家庭新春餐会”。看到孩童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倍感欣慰。他感谢家长们用爱心抚育孩童们成长,表示盐湖城华助中心举办每年一度的这个新春餐会既是向各位家长表示敬意与谢忱,也是向盐湖城华助中心的这一特殊亲戚群体致以新春祝福。
乐教授还特地向多年前被领养、前年成家,去年幸运当妈妈的唐敏女士表示祝贺。他表示,随着孩童们一年年长大,他们会逐渐成家、生儿育女。他嘱咐孩童们到那时,一定要像他们的养父母今天带他们来参加年度新春餐会这样,带着他们的养父母继续来参加每年的新春餐会。
玛丽奥斯波恩女士代表与会家庭发表感言。她简要介绍了领养子女的经历,表示子女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喜悦。她表示,自从第一次参加盐湖城华助中心举办的这一年度家庭新春餐会以来,他们全家就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她向盐湖城华助中心表示诚挚谢意。
在自由发言环节,孩童们踊跃上台分享过去一年各自的新爱好和所取得的新成绩、新进步。很多家长也即兴登台分享各自的经历与体会。他们纷纷表示,领养的华童们和亲生的孩子一样都是各家的宝贵成员,他们为各家和各家族带来了许多喜乐;中国文化重亲情,重情义,他们非常喜爱中国文化;盐湖城华助中心举办这一活动,为华童们和他们所在家庭营造了特殊大家庭的感觉;有机会成为盐湖城华助中心大家庭成员和亲戚,很幸运、很开心。有的家长还现场分享了与领养子女在家里经常开展的亲情互动。连续七年参加这一活动的杰瑞米格林先生深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和其他家长一样,向盐湖城华助中心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盐湖城华助中心副理事长兼主任万乐主持了餐会。他还向大家逐一介绍了出席当晚餐会的每一个家庭。
盐湖城华助中心副主任董校铭、林丽玉和盐湖城华助中心副理事长(大中集团董事长)韩明山的特别代表大中集团经理江绮文代表盐湖城华助中心向出席餐会的每个家庭赠送了新春礼包,向出席餐会的每位孩童赠送了个人礼品。
盐湖城华助中心前副理事长蒋为民、秘书长杨晓梅、助理副主任王洁、法律顾问程惟丽、舞蹈队队长张莉、声乐队队长陈杰、理事梁兆俊、理事张甘霖出席了餐会。出席餐会的还有盐湖城华助中心舞蹈队队员张勤、曾小芸、吕美霞、吕大进、胡雯、辛江英、宋大明、向红,盐湖城华助中心声乐队队员李诺桐、张一非、胡杨丹霞、沈昊,赞助本次活动的犹他华人社区同胞于晓茹、范崇文、陈翠媚、何玉芳、郝文静、奚平、陈玉娟等。
盐湖城华助中心衷心感谢赞助本次活动的各位同胞!
附赞助人员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列):
陈翠媚:100,
陈杰:100,
陈玉娟:100,
陈宗光:300,
程惟丽:200,
董校铭:100,
范崇文:50,
韩明山:430.26,
郝文静:50,
何玉芳:100,
胡杨丹霞:100,
蒋为民:100,
乐桃文:200,
雷惠芳:100,
李诺桐:50,
梁兆俊:100,
林丽玉:200,
吕波:50,
沈昊:100,
盛晓明:100,
万乐:100,
王洁:200,
奚平:100,
邢舟游:88,
徐午:100,
杨晓梅:200,
余黄铿娟:100,
于晓茹:150,
占中华:100,
张莉:100,
张勤:100
(盐湖城华助中心供稿)
(图文见2025年2月16日东方报第6版)
2025年1月18日,第28届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犹他分会(CAST-UT,犹他州旅美科协)年会在犹他大学迎宾馆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众多学者、专业人士、企业家及学生,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展现犹他华人社区在科技、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
大会首先开启了分会场研讨环节,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由李小龙博士主持的“青年学者研究成果展示”专场,充分展现了年轻一代学者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未来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能源与发展机会的可持续”专题讨论中,协会会长董登攀博士与多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加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的机遇与挑战、传统能源体系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新能源应用的未来前景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发表见解,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拓宽了行业视野。
此外,协会顾问蒋为民主持的“小企业创业与创新”专题,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创业的参会者。嘉宾们从企业创立、技术创新到资本优化等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讨论深入务实。
晚宴前的主题演讲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SES AI公司首席技术官许康博士以“锂离子电池与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的下一代理想电池”为题,分享了新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不仅回顾了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复杂的科学原理,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技术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在温馨而隆重的晚宴环节,科协执委安雪梅主持会议,协会会长董登攀做年度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重要成就。随后,协会科技部负责人李小龙博士、陈颖华副会长、余立红理事和林丽玉理事颁发了多个奖项,包括优秀研究奖、杰出高中生奖和杰出青少年志愿者奖,以表彰在科研、学术、学生学业、社区建设及文化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协会理事会主席冯莲代表协会向本次活动的赞助商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公布了新一届理事会选举结果。
大会最终在全体与会者的合影中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不仅为犹他华人科技工作者、企业家、青年学者及社区成员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同时表彰了在各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当会长董登攀发表闭幕致辞时,全场掌声雷动。这既是对本次大会的肯定,也是对科协及犹他华人社区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
(犹他州旅美科协供稿)
(图文见2025年2月1日东方报第6版)
1月11日,犹他州近二十个华人团体组织在
Cottonwood 高中礼堂举办第24届“犹他华人春节联欢晚会”(简称“犹他华人春晚”)。这是犹他华人社区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年度庆祝活动,犹他各界各族裔民众两千多人欢聚一堂,共庆中国春节。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总领事郭少春为晚会发来贺信,“犹他华人春晚”顾问与前主席乐桃文宣读贺信。美国全国州议会联合会前主席、犹他州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布兰博致辞。“犹他华人春晚”本届组委会主席冯莲代表组委会致答谢辞,并为晚会主要赞助人颁发感谢状。
犹他州华裔参议员关玉嫌,犹他州众议员奥克兰德,犹他州总检察长办公室主任肯托,犹他州科学院前主席博格浩特,犹他州教育厅中文沉浸式教育项目主任里昂,犹他州企业界领袖桑德斯、托比,“犹他华人春晚”顾问、前主席蒋为民,顾问余黄铿娟,前主席朱昊、吕波、陈由义、彭伟、杨晓梅、盛晓明、董校铭、林丽玉,副主席关丽芬、董登攀,筹款组组长占中华,后勤组组长马英和组委会其他成员出席晚会。杨丹丹、范崇文担任节目主持人。
郭少春总领事代表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向犹他州华侨华人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挚问候与美好祝福。他在贺信中表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吉祥和谐的美好寓意。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晚会将展示犹他侨胞良好精神风貌,增进当地节日气氛。他还表示,犹他侨胞多年来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珍视中华优秀传统,发扬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及民间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他鼓励犹他侨胞在新的一年里为促进中美民间友好、加强中美地方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布兰博主席向现场民众致以新春祝福。他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自己多次到访中国的经历,还简单介绍了犹他州议会与辽宁省人大于2006年正式缔结友好关系以来的交流情况。他表示,国家与国家交往,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致,保持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
自2002年创办以来,每年一度的“犹他华人春晚”已经成为许多犹他人共同期盼的节日象征。自2024年开始,“犹他华人春晚”特别增加了春节文化游园活动,今年进一步扩大游园规模,吸引了更多民众的关注与参与。
犹他华人民乐团以《春节序曲》《鸿雁》为晚会的文艺表演拉开帷幕。整台晚会,节目精彩纷呈。
星熠教育舞蹈班孩子们表演的藏族舞蹈《卓玛》,完美展现了高原美丽的风景与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华艺学苑学员们表演的阿美族舞蹈《海洋之歌》则充分展示了阿美族人的勤劳与善良。圆舞团表演的蒙古舞《游牧风韵》,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展现了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由盐湖城华助中心舞蹈队表演的《粉墨花旦》和时装秀《千古一醉》以传统戏曲为灵感来源,展现了锦绣中华的文化魅力。由阳光艺术中心儿童舞蹈演员表演的双人古典舞《碧白流光》和独舞《如梦年华》舞姿优美,令人陶醉。盐湖中国舞蹈艺术学苑学员们表演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美学韵味。
由五位美国当地民间艺人演奏的管乐五重奏《甜蜜卡罗琳》旋律轻松欢快,带给大家温馨浪漫的感受。
盐湖城华助中心声乐队表演的《男儿当自强》,曲调雄壮,一同上场的还有各种传统武术流派的代表,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气概。孤峰小学四年级沉浸式中文班各族裔少年的表演唱《福气要来到》,喜庆欢乐,童趣满满,表达了对大家美好的新年祝福。盐湖华人合唱团表演的合唱《大鱼》《山中月》旋律优美悠扬,用歌声展现了一幅幅宁静美好的画卷。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深受各国民众喜爱。由天际高中中文一班四位各族裔学生表演的《功夫扇》,一招一式,范儿十足,赢得观众热烈掌声。来自中国、美国、东南亚、日本等地的犹他尹氏八卦掌传承团队队员们的武术表演《长拳对练》《八卦掌》有时如行云流水,有时势如破竹,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难忘今宵》的乐曲声在晚会大厅里响起,嘉宾们应邀上台与演职员们合影留念。
中国中央电视台驻美记者和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等当地媒体记者现场报道了本次春晚。(完)
附录:
1. 组委会成员名单
主席:冯莲
副主席:关丽芬、陈由义、董登攀
成员:杨晓梅、董校铭、占中华、林丽玉、马英、盛晓明、彭伟、吕波、韩明山、苏冠诚、陈尔岗、杨丹丹、张莉、陈杰、陈小涟、徐午、张浩波、陈美惠、刘瑶、曾更生、王争鸣、翁伟禹、范崇文、李小龙、陈颖华、余立红、梁兆俊、张甘霖、王一、黄嘉豪、黄钰欣、徐泰程、岳元佳一
顾问: 辛列元、乐桃文、万乐、蒋为民、余黄铿娟
2. 共同举办团体名单(按英文首字母顺序)
Asian Arts & Culture Assoc 亚洲文化艺术协会
Chinatown Culture center中国城文化中心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tah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犹他分会
Chinese Performing Arts 华艺学苑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Descendants Association 犹他州铁路华工后裔协会
CSSA, BYU 杨佰翰大学中国学生会
CSSA, U of U 犹他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CSSA, UVU 犹他谷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CSSA, Weber State 韦伯州立大学中国学生会
Oriental Chinese School 东方中文学校
Salt Lake Chinese Choir 盐湖华人合唱团
Salt Lake Eastern Art Club 盐湖书画社
United Chinese Assoc.of Utah 犹他州华人联合会
Utah Chen Taiji Study Group 犹他陈氏太极拳研究会
Utah Chinese Civic Center 盐湖城华助中心
Utah Chinese Folk Orchestra 犹他华人民乐团
Utah Chinese Gold Spike Society犹他华人金钉协会
Utah Indochina Benevolence Society 越棉寮华人相济会
Utah OCA 美华协会犹他分会
3. 赞助单位和赞助商名单
Canaday Family Charitable Trust
Kpot Korean BBQ & Hot Pot | My Hair Salon
冯记私家菜馆 | 江南人家
纽约人寿经纪人于晓茹
First Utah Bank
盐湖郡ZAPs基金
长寿餐厅
Lolo Hawaiian BBQ
川味居
Sukiya Sushi & Japanese Buffet
Chinese Taste 中国味道
键皓面厂 Tankinz Noodle
指南针贷款|爱家地产
盐湖城方太旗舰店
Jinxiu Li | Sophia Chen
大中集团
中国城超市
Utah Asian Chamber of Commerce
Gentex Corporation
Utah Asian Festival
Zions Bank
Advanced Acupuncture Clinc - Mindy Ming Huang
杨丹丹/林丽玉
张洁贷款经纪人
Annie’s Shanghai Taste
Mountain West Hearing Center
Tous les Jours Cafe多乐之日烘培店
Alice Fu
盐湖城华助中心舞蹈队
盐湖中英双语读书会
4. 义工名单
陈伟、陈海英、迪娜格、张秋庆、黄娴、吕美霞、张进、阿凡、穆迪云、王婷、黄子鉴、何垚、俞梓萌、张彦杰、Rick Lam、Kevin MarCoux、Kelly Crofts、陈会战、Pat Santee、王翔、罗毅力、林鸿城、陈炎武、武远、李玮、Chloe Li、何志芳、林妯娜、Izzy & Irene Esplin、李嘉琪、高苗、周旭东、郭婷婷、马欣蕾、张文瑞、Claudia Wang、关桂云、张恩瑜、Henry Luu、George Jin、关星群、康小民、黄丽飒、陈董美睿、岳翠贞、李明月、徐楷洵、王艳妮、马轩岳 and many more in the Community
(犹他华人春晚组委会 供稿)
(图文见2025年1月16日东方报第1版第6版)
【本報訊】12月6日,鐵路華工後裔協會(CRWDA)在會長余黃鏗娟(Margaret Yee)的號召下,在 Granite 圖書館舉行了觀看最新拍攝的關於華工紀錄片《威廉的“尋釘之旅”》的活動, 紀錄片的內容是華二代William走訪中美兩地,追溯華工足跡。
1862年,為了使北方在內戰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林肯總統簽署了《太平洋鐵路法案》,但由於內戰中的美國既缺乏大量財力也缺乏勞動力,不得已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對岸的中國南方,而彼時的中國老百姓正遭遇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帶來的雙重打擊,晚清政府瘋狂加徵稅收,能平安活下去已經成了一種奢望。
面對前來招工的洋人,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男人們毫不猶豫地踏上了來美國的輪船,成了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的主要力量。高峰時期,有將近15,000名遠渡重洋背井離鄉來的華工,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的台山地區。從加州首府Sacramento開始,經過內華達沙漠直至猶他州的Promontary, 中央鐵路一路穿過陡峻的懸崖和差不多地球上最硬的花崗岩地區,沒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和放炮爆破技術,華工們僅有的工具是手中的鶴嘴鋤,憑著團結互助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鶴嘴鋤幫助他們在山脈中開挖出平坦的路基凹槽,和一條條的隧道。
今天的我們無法想像150多年前這些先輩們如何在攝氏零下20度甚至零下30度的天氣裡頂風冒雪地用雙手和鶴嘴鋤在一下一下地創造這北美大地上的奇蹟,我們所知道的,是1970年在美西沙漠鐵路華工的工作和聚居區挖掘出907.2公斤華工們的屍骨。僅為了修築加利福利亞州和內華達州交界處圓弧形山崖上的鐵路路段,即中央鐵路合恩角段,1865到1866年的一年時間裡就有300多名華工在此付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每一根鐵軌下面都有一名鐵路華工的屍體”,這句話應該並非誇張之詞。
太平洋鐵路的順利修築使得東海岸到西海岸之間的交通由之前的4個月甚至6個月的時間縮短到一周左右,也為美國的統一和美國20世紀的崛起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和基礎。 最近四十年中國珠三角所創造的奇蹟是對我們華工先輩們的精神的最好的呼應。
紀錄片《威廉的“尋釘之旅”》由南方報業集團下屬的“今日廣東”專欄特別攝製。圖書館會議廳座無虛席,聞訊趕來的眾多觀眾現場觀看紀錄片,並參與觀後的問答環節。
據 Margaret Yee 宣布,在繼CRWDA成功為先輩們申請豎立了立於猶他州政府廣場的紀念碑之後,一座紀念博物館將於2026年建成,以便讓中美兩國更多的人們了解鐵路華工們的可歌可泣的非凡事蹟。為了更好地致敬華工們在這方土地上的奉獻,William計劃有可能聯合Sundance拍出一部關於猶他的紀錄片,好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猶他,並前來猶他的Promontary和Park City探視先輩們的積極奉獻無畏犧牲的精神,續寫華章。
(图文见12月16日东方报第6版)
2024年11月14至15日,鹽湖華人合唱團分別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Edgemont South支聯會中心和基督聯合衛理公會教堂,隆重舉辦慶聖誕,迎新年“Joyful Voice”新年音樂會。這場備受期待的演出不僅回顧了合唱團22年來的輝煌歷程,也是中西方音樂文化交融的藝術盛會。
在黃育峰博士的指導下,鹽湖華人合唱團秉持著弘揚中西方音樂文化的使命,通過音樂語言打破文化壁壘,讓觀眾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深度碰撞與交融。無論是華人社群或是更廣泛的美國主流社會,合唱團的演出始終充滿藝術感染力,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與共鳴。
11月14日下午2:30的音樂會盛況空前,出席嘉賓有合唱團團長關麗芬女士、Edgemont South支聯會會長團第二譫理 Jon Schmidt 先生、LDS Provo 中文支會陳爾崗主教、LDS鹽湖城中文支會黃銘賢主教、BYU聯合合唱團負責人Alex Keogh等。音樂會由雙語主持人高大鈞先生主持,現場座無虛席,數百位觀眾歡聚一堂,共慶佳節。
音樂會以兩首悠揚的曲目《山中月》和《大魚》拉開序幕,現場氣氛瞬間點燃。在開場祈禱後,合唱團團長兼創始人關麗芬女士簡要地介紹了合唱團的歷史與宗旨。
鹽湖華人合唱團成立於2002年,由本地華人業餘歌唱家談和碩關麗芬夫婦發起,是註冊於美國猶他州的非營利合唱組織。作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合唱團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豐富與推動中美主流社區的文化活動,積極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展現東西方文化的交會與融合。指揮黃育峰博士,現任鹽湖華人合唱團音樂總監,致力於促進跨文化音樂交流,注重培養團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積極搭建音樂交流平台,向中美民眾推廣經典及當代中文合唱曲目,帶領團隊舉辦專場音樂會,參加猶他華人社區舉辦的春晚、中秋晚會、亞洲音樂節等活動,每場演出皆受廣大群眾回饋好評如潮。鋼琴家許宇恆博士,自2024年起擔任合唱團鋼琴伴奏,她對鋼琴演奏、室內樂演奏與教育充滿熱情,輔導學生參加國際鋼琴比賽,多次榮獲一等獎殊榮。50餘位團員來自不同地域和職業背景,卻因音樂結緣而相聚,合唱中,大家學會傾聽,學會協作,學會分享。大家通過合唱藝術來傳遞愛、傳播美、傳承音樂文化!鹽湖華人合唱團在推動合唱藝術和非營利藝術慈善事業上,走在了前面。
音樂會中,團員們身著高雅服飾,以飽滿的歌聲演繹了《Hodie》、《Infant Holy, Infant Lowly》、《Call the Baby Jesus》等經典曲目,激起陣陣掌聲。BYU聯合合唱團帶來的《Carol of the Bells》和《O Holy Night》同樣令人耳目一新。而The Piano Guys 鋼琴家 Jon Schmidt 則以精湛演奏技藝,為大家獻上《I Saw Three Ships》、《O Come, O Come, Emmanuel》,歌曲將音樂會推向高潮。
在音樂會下半場,陳爾崗主教分享了個人見證,並藉助合唱團的演繹,表達音樂帶來的平安與喜悅。他呼籲大家以音樂為媒,傳遞更多愛心,為世界增添和諧美好。音樂會在全場合唱《平安夜》的溫馨氣氛中圓滿落幕。願山河無恙,歲月靜好,人人平安。
11月15日下午4:00,鹽湖華人合唱團再次齊聚基督聯合衛理公會教堂與聖壇唱詩班(Chancel Choir)聯袂獻唱。音樂會在一首以管風琴伴奏,旋律優美悠揚的頌讚聖詩《O Come, All Ye Faithful》中拉開序幕。陳由義先生的雙語主持為活動增添了風采,而在黃指揮和許老師的精心引領下,合唱展現了非凡的音樂表現力:高聲部如清澈的溪流般輕盈透亮,低聲部則似深沉的大海般醇厚深邃。當聲部間交織融合時,宛如山川與河流相擁,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音樂畫卷,為觀眾獻上一場令人難忘的聽覺盛宴。
聖壇唱詩班(Chancel Choir)為觀眾獻唱了聖詩《Still, Still, Still》和《Ding Dong Merrily on High》。
這兩首歌不僅傳遞了教徒虔誠慈悲的情感,也歌頌了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美好事物的嚮往。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音樂的盛宴,更是觸動心靈的對話。
音樂會也特別邀請了著名二胡演奏家賴逸珊擔任客席演出。賴老師深情演繹了一首聖誕歌曲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以東方樂器演奏西洋音樂,中西合璧,令觀眾耳目一新。賴老師也為合唱團伴奏充滿蒙古風格的《烏蘭巴託的夜晚》。悠揚的二胡旋律一響起,彷彿帶領聽眾穿越時空,回到了遼闊的草原,感受草原的靜謐與深邃。在合唱與二胡的巧妙結合中,音樂展現得淋漓盡致:緩慢而悠長的音符如同灑滿草地的月光,令人陶醉其中,久久難以忘懷。
在節目中場環節,女低音部黃瑛老師與高音部關麗芬老師分別傾情演繹了歌曲《The Lord Is My Light》和《The Lord's Prayer》。兩位老師從細膩的氣息控製到自然的情感流露,將高超的音樂素養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音樂會曲目風格多元,有傳統聖誕詩歌搭配長笛伴奏,亦有中國風的藝術歌曲結合上崑曲念白和說唱等不同的風格,增添了更多亮點。
音樂會結束後,聽眾紛紛讚不絕口:“這次音樂會不僅有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的碰撞,更融合了中國傳統與西方經典。我們非常榮幸能夠欣賞到這場精彩絕倫的文化融合視聽盛宴。
“用聲音譜寫旋律,用合唱傳遞真情。”鹽湖華人合唱團將在新的一年裡繼續懷抱夢想,凝聚力量,為愛砥礪前行!期待在更美妙的旋律中,與您在2025年再度相逢!
鹽湖華人合唱團亦誠摯邀請熱愛音樂的您加入我們,共同以歌聲傳遞愛與美!不論您是否具備專業背景,只要熱愛音樂並願意為中美文化交流貢獻一份力量,我們的團隊都期待您的加入。在這裡,您將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和藝術表演,感受音樂的魅力,提升個人音樂素養,拓寬文化視野。
每週排練時間為週六下午1:00至3:30,地點在猶他州鹽湖城。如有興趣,請聯絡電子郵件: saltlakechinesechoir@gmail.com。讓我們一起用旋律搭建橋樑,用合唱溫暖人心!
(作者李燕 鹽湖華人合唱團供稿)
“美麗東方-第一屆中國美術學院高級研修中心北美書畫國際展”11月8日至21日在美國猶他州霍拉迪(Holladay)市政府美術展覽館隆重举办。
本次活動由中國美術學院高級研修中心及美國亞洲文化藝術協會主辦,美國霍拉迪市政府文化委員會協辦。
本次展覽展出了中國美术学院高研中心師生的國畫、書法及篆刻作品共100餘幅,這些作品技術精湛、格調高雅,既傳承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又具有當代筆墨的創新,展現了高研中心教師專業水準和優質的教學成果,並得到了美國猶他州本地藝術家、藝術院校的教師、政府官員、書畫愛好者的一致讚賞。通過這些精美的作品, 美國觀眾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展覽另外展出了來自美國猶他州的中國書畫愛好者、日本和香港畫家作品共50餘幅,其中主要是美國亞洲文化藝術協會的書畫老師所指導的青少年書法、國畫作品,它們既遵循傳統,又生動活潑,不拘一格,體現了海外華人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上的積極努力。
這場展覽是中國美院高研中心師生作品第一次在美國集體亮相,凝聚著太平洋兩岸中華同胞的友誼,希望能藉用藝術之橋,增進中美文化交流、譜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新篇章。
出席本次開幕典禮的嘉賓有霍拉迪市藝術委員會主席Ms. Ilene Stowe,亞洲文化藝術協會會長、中國美術學院校友會聯絡員張浩波先生、猶他州知名人士、名醫彭偉先生、猶他州華人聯合會前會長董校銘先生、猶他州旅美科技協會會長董登攀先生、猶他華人金釘協會會長盛曉明先生,猶他華人金釘協會理事會主席蔣為民先生、亞洲節組委會前主席萬樂先生、猶他州《東方報》總編輯楊曉梅女士、洛杉磯比佛利山莊藝術雜誌《The ACCA Journal》總編輯及策展人Maya女士、鹽湖書畫社社長徐午女士、鹽湖城視覺藝術學院院長Mr. Bruce Robertson、 鹽湖城知名藝術家Ms. Selley Redford Young、猶他州名校Waterford交響樂指揮Ms. Kathy Morris,尹式八卦掌傳人林陽女士、鋼琴博士孫雪籍先生、霍拉迪市政府媒體記者等,以及熱心支持本次活動的美國民眾、書畫愛好者們共八十多位。
首先,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社會美育學院院長竺照軒先生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視頻致辭,表達了他對此次展覽的關心與祝福、對猶他州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和中美文化交流活動的支持。
隨後,美國霍拉迪市政府藝術委員會主席Ms. Ilene Stowe講話,她對中國美院高研中心師生們和猶他州書畫愛好者的作品表示熱烈歡迎,感謝這次展覽豐富了霍拉迪市的藝術生活、促進了文化多樣性,並希望明年能再次舉辦這樣的展覽。
鹽湖城視覺藝術學院院長、美國知名藝術家Mr. Bruce Robertson發表講話,他對這批作品體現出的東方韻味非常稱讚,希望能和中國藝術家有更多的交流,並邀請高研部師生今後來他們學院參觀、展覽。
隨後,董校銘先生、武遠女士、盛曉明先生、萬樂先生、董登攀先生代表各華人協會宣讀了對本次展覽的賀信,表達了猶他州各華人團體對此次展覽的關心和祝福。在座的青少年把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贈送給了華人團體的代表,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傳統文化活動、關心華人後代成長。
接下來,隆重的收藏儀式開始,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社會美育學院副院長、著名書法家周峰先生的書法作品被霍拉迪市政府文化委員會代表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高研中心班主任老師董學新的國畫作品被猶他州著名Airbus客機飛行員Mr. Wayne Domke、古琴師岳翠貞女士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高研中心班主任老師周逸陽的書法作品被熱心傳播中華武術的尹式八卦掌傳人、“一水空”呼吸法創始人林陽女士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高研中心班主任老師管磊的國畫作品被猶他大學研究學者Mr. Eric Heisler教授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高研中心孫文文老師的國畫作品被鹽湖城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Mr. Bruce Robertson 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高研中心孫旭老師的國畫作品被亞洲文化藝術協會秘書長Ms. Stephanie Yu 收藏。
香港藝術家、展覽特邀嘉賓黃冬兒女士的篆刻作品被鹽湖城知名藝術家Ms. Selley Redford Young收藏。
中國藝術家、展覽特邀嘉賓張守蓮女士的國畫作品被猶他州知名律師程惟麗女士、Mr. Greg Roberts一家收藏。
霍拉迪市政府藝術委員會主席Ms. Ilene Stowe和亞洲文化藝術協會秘書長Ms. Stephanie Yu 代表組委會為猶他州參展者代表頒發了參展證書。
所有參展者將獲得由中國美術學院高級研修中心和霍拉迪市政府藝術委員會、美國亞洲文化藝術協會聯合頒發的參展證書。
之後,進入表演環節,由易虹、程惟麗、吳小青等七位女士和兩位孩子組成的合唱團表演了
《茉莉花》,鋼琴博士孫雪籍和古琴師岳翠貞演繹了中西音樂的對話——“山中聽雨”,林陽的武術團隊表演了武術對練與八卦掌,來自Waterford
學校的三位學生表演了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合奏,精彩的表演贏來了觀眾陣陣掌聲。
最後,大家參觀了展覽,並紛紛在作品前合影留念。
前來參觀的觀眾興趣盎然,討論熱烈。一位開車五個小時來參觀畫展的觀眾感言:通過這些作品,我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希望以後能夠多舉辦這樣的展覽。
猶他州著名華人醫生彭偉教授觀看了展覽後表示,在美國看到這麼多優秀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是很難得的事情,這麼多不同風格的作品,讓他感受到了中國藝術的源遠流長。
開幕式在大家合影後圓滿結束,接下來主辦單位組織了觀眾參觀和現場導覽活動,並由央視九台前主持人與中國美院高研中心老師現場聯線、進行講解互動。
現場我們也收到猶他州山谷大學(UtahValley University)及洛杉磯藝術雜誌《The ACCA Journal》總編及策展人Maya女士的邀請,希望接下來能在大學藝術博物館及洛杉磯舉辦展覽。
展覽期間,霍拉迪市市長 Mr. Robert M. Dahle前來參觀並表示祝賀。
願這100多幅來自中國和猶他州的作品能更好地連結大家,讓我們在藝術中感受到傳統的薰陶、生活的美好以及世界和平的寶貴。
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有:周峰、王作均、莫恩來、胡進曦、孫文文、孫旭、董學新、林錦兵、周逸陽、管磊、周灝、胡晉、藺小克、馬得料、李翔、楊桐嶺、王愷中、周才林、李瀟、金若晴、馮國飛、巢雨林、餘芳、朱凱、姜帥、裘雪瑩、林梓翰、謝源、陳煥澤、張守蓮、鍾智玲、易瓊、孫德正、汪典典、王怡、朱勤、繆妍冰、陶悅、吳青城、張麗華、胡靜、劉小榮、尹文英、梁敬偉、屠婷、王學英、方坤、周燕、王晨禕、程坤梅、王麗、王琪涵、方勝煒、韓迪迪、趙靖、肖慶玲、董繼鳳、韓芳、鄭羨珠、薛小濤、張波、何萊珍、張友紅、王藝臻、林日惠、王成富、盧牡丹、王曉麗、吳雪芬、張浩波、袁躍、邱君、馬麗麗、李爽、馮維公、姜利、曹柳、張繼軍、王曉禹、王玉明、陳發榮、鄭力騰、鄭寅、周靖、李芬芬、黃冬兒(香港)、本田晴美(日本)、矢部友加莉(日本)等。
(亞洲文化藝術協會 供稿)
(图文见12月1日东方报第6版)
9月18日,猶他州中國旅美科技協會(CAST-UT)攜手鹽湖郡圖書館,在West Jordan的Viridian中心舉辦了一場全社區的中秋文化活動。這場活動旨在通過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促進社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活動現場內容豐富多彩,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齡層的居民參與,大廳裡熙熙攘攘。剪紙和燈籠製作是小朋友的最愛,家長們也饒有興趣地加入到手工製作當中。他們通過親手參與這些傳統手工藝,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興高采烈的旅美科協義工們忙得不亦樂乎(見題圖)。引人入勝的舞獅表演更是將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主辦單位還特別準備了《老子》這本中華經典著作的中英雙語版,並免費發放給觀眾,鼓勵大家在活動中不僅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在形式,也能夠深入接觸其哲學和精神內涵。鹽湖書畫社帶來了經典的書法和國畫展示,並為有興趣的觀眾提供了互動體驗。
此外,精彩的文藝節目不斷上演,Hillcrest高中的學生們帶來了熱情洋溢的舞蹈和動人心弦的歌唱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來自亞洲文化藝術協會(AACA)的八卦掌表演,以及由張浩波和湯玲帶來的古琴與簫的合奏,則展示了中國傳統技藝與樂器的深厚底蘊和美妙音韻。一水空呼吸概念創始人、尹氏八卦掌傳人林陽女士,還在現場進行了武術基本功的教學,觀眾們紛紛上台踴躍參與,親身體驗到中華武術的魅力。
鹽湖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為現場賓客準備了中秋節的傳統美食——月餅,供大家免費品嚐,進一步加深了中秋團圓、共享美食的節慶氛圍。為了讓這次活動更具互動性,主辦單位也特別設置了十餘台天文望遠鏡,供大家觀星賞月,體驗中秋夜的獨特景象。
這場中秋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本地社區居民的參與,也促進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這次節慶活動中增進了解、彼此互動。現場氣氛熱烈,居民們在歡笑聲中共度中秋佳節,真正體現了中秋節的團圓和共享精神。 (猶他科協 供稿)
(全文见10月16日东方报第6版)
【本報訊】9月21日晚,《東方報》協同鹽湖城華助中心、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猶他華人金釘協會、東方中文學校、 猶他州華人聯合會、越棉寮華人相濟會、鐵路華工後裔協會、美華協會猶他分會、鹽湖書畫社、猶他華人民樂團、鹽湖華人合唱團等社區組織團體和楊百翰大學、猶他大學、韋伯州立大學、猶他谷大學等四校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合舉辦第16屆“猶他華人中秋、國慶聯歡晚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華誕、歡度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約千位華人同胞和州內各族裔民眾齊聚鹽湖城West High School,參加中秋遊園會並觀賞文藝演出,慶中秋,賀國慶,共度美好時光。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僑務副總領事郭志強、領僑處主任王琦、領僑處領事李俊、教育處領事王群和郭晉,猶他州參議員關玉嬚、前眾議員達克沃爾斯、總檢察長辦公室主任懇托、教育廳中文沉浸式教學計畫負責人里昂、新博藝術執行長桑德斯等受邀出席晚會。出席晚會的還有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長樂桃文,鹽湖城華助中心副理事長兼主任、東方中文學校校長萬樂,鹽湖城華助中心秘書長、《東方報》主編楊曉梅,鹽湖城城華助中心前副理事長、猶他華人金釘協會會長盛曉明,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理事長馮蓮,猶他州華人民樂團團長陳由義,鹽湖城華人合唱團團長關麗芬,鹽湖書畫社社長徐午等。
晚會組委會共同主席、鹽湖城華助中心副主任、猶他州越棉寮華人相濟會會長林麗玉,晚會組委會共同主席、猶他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徐泰程,晚會組委會副主席、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會長董登攀,晚會組委會副主席、楊百翰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黃晨皓也出席了晚會。出席晚會的還有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副會長馬英、楊丹丹、陳穎華,韋伯州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黃鈺欣等。
猶他州中國旅美科協前副會長范崇文、猶他谷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張甘霖擔任本次晚會節目主持人。
晚會在中美兩國歌聲中隆重開幕。郭志強副總領事及關玉嬚參議員先後致辭,林麗玉、徐泰程代表本次晚會組委會向晚會的共同舉辦團體、贊助單位、演職人員、義工致以誠摯謝意。
郭志強副總領事致詞時表示非常高興同猶他州僑學界歡聚一堂,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歡度中秋佳節,並代表總領館向猶他州華僑華人和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祝福。他表示,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世所罕見的經歷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海內外中華兒女為此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中國最近釋放了新時代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強烈信號,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問題,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將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會。
郭志強副總領事對猶他州自今年7月成為駐洛杉磯總領館領區新成員表示熱烈歡迎。他肯定了猶他州僑胞為促進中美友好、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以及長期關心支持祖(籍)國發展建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表示總領館將時刻心系廣大僑胞,繼續把外交為民牢牢扛在肩上,為僑胞在美工作生活營造更有利的條件與環境。
晚會開始前,郭志強副總領事一行也參加了中秋遊園會,在花燈製作、彩繪等展台前不時駐足觀看,同僑胞以及青少年親切交流。
關玉嬚參議員轉達了猶他州議會同事們對猶他華人社區的問候,感謝活動組織者、參與者、義工們為當晚活動所做的努力。她表示,節慶文化內涵豐富,提醒人們互相關愛的重要性。身為鐵路華工後裔,她鼓勵大家發揚節慶代表的友愛精神,努力把友愛傳遞給周圍所有人。
(全文见10月1日东方报第6版)
為了慶祝中秋月,鹽湖書畫社同時在鹽湖郡磨溪(Millcreek)市政廳和沙市(Sandy)圖書館兩處舉辦了為時一個月的《中秋書畫展》。9月6日晚,鹽湖書畫社、磨溪市藝術委員會和磨溪社區圖書館在磨溪市政廳聯合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中秋書畫展開幕招待會,約有100人光臨。磨溪市藝術委員會負責人Rachel Becker女士在展覽開幕典禮上發言。她強調了與鹽湖書畫社三年來的合作,並讚揚了書畫社為社區及公眾帶來的藝術享受與多元文化薰陶。
這次兩處書畫展共展出48幅傳統中國書法與彩墨畫作品,展現了中國書法與繪畫的精髓和文化內涵。這些作品以小篆、隸書、行書等多種書體書寫,並描繪了動物、花卉、山水等美麗的自然場景。參展者中年紀最大的是92歲的張希照老人,最年輕的是7歲的陳悅瞳小朋友,一老一少彰顯了書畫藝術的傳承與延續。另外還有母女、夫妻等共同創作的作品,充分展現了家人之間的藝術交流與共同成長。
展覽開幕招待會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場由書畫社成人會員、青少年會員及家長共同表演的《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節目。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孩子們在台上認真地揮毫書寫翰墨,母親們則在旁邊細心觀看並不時給予指點,體現了親人之間的溫情和支持。這一節目將書法藝術與家庭文化相結合,進一步深化了展覽的主題,受到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活動在現場音樂和合唱表演中結束,藝術家們與參觀者一起享用了月餅,共度了一個愉快的中秋月之夜。
(鹽湖書畫社供稿)
(全文见9月16日东方报第6版)
在剛剛結束的Daybreak龍舟比賽中,我們見證了猶他的各個社區匯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場體育與文化的盛宴。這場比賽於2024年8月24日清晨8點在South Jordan 的 Oquirrh 湖畔拉開序幕,持續至下午兩點,吸引了當地數千民眾的熱情參與。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令人興奮的體育賽事,更是一場充滿文化底蘊的盛典,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和體驗中華與亞洲文化的機會。
活動當天,在比賽正式開始前,我們舉行了莊重的龍舟點睛儀式。儀式借鑒了廣東當地的傳統流程,點睛人及主持人皆身著漢服,行傳統華夏禮儀,營造出莊嚴而隆重的氛圍。
首先,“祭龍”儀式作為儀式的開端,象徵著對龍舟的敬意與祈禱。雖然在某些場合下,擺放瓜果供品的環節可以省略,但我們保留了這一傳統,以表達對神龍的虔誠之心。接下來是“撫龍”和“接龍”的環節。正式點睛前,我們將龍首和龍尾取下,並按順序將龍舟的各部分擺放整齊,置於墊子上,象徵著對龍舟的重組與再生。在主持人猶他科協理事會主席馮蓮女士的帶領下,現場的民眾紛紛前來撫摸龍舟,依次摸龍頭和龍尾,寓意“富貴添壽,一年好到尾”,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
在點睛儀式中,“拜龍”環節尤其重要。在點睛人的帶領下,觀眾們現場學習並模仿傳統的揖禮,隨著點睛人鞠躬作揖,表達對龍的敬意。接著,點睛人用新毛筆沾取深色顏料,在龍眼、龍脖子和龍尾上各點兩筆,象徵著賦予龍舟新的生命力。點睛儀式的最後一環是“彩青”,點睛人將一簇龍眼葉或其他綠葉餵進龍口,以示“彩頭”,為龍舟注入好運。整個點睛儀式在“潑水至龍”的“醒龍”環節中達到高潮,龍舟彷彿從沉睡中被喚醒,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比賽。
在點睛儀式結束後,比賽正式開始。本次比賽共有18支參賽隊伍,涵蓋了社區隊伍、高中生隊伍及公司團體,其中猶他科協(CAST-UT)作為猶他州歷史最悠久、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社區組織之一,也組隊參賽。比賽分為三輪,第一輪為隨機分組,之後的分組依上一輪的成績決定,採取強強結合、弱弱對決的規則。經過激烈的角逐,VLCM Vikings 隊伍最終奪得總冠軍,而CAST-UT則在 B 組分區中獲得第二名的成績。
本次比賽不僅展現了團隊合作與力量的較量,更是對參與者毅力與耐力的極大考驗。每一支參賽隊伍都展現出頑強拼搏的精神,場面緊張激烈,充滿了青春與活力。觀眾們熱情高漲,為每一支隊伍的努力與表演喝采。比賽中,參賽隊伍在節奏一致的鼓聲和號子聲中齊心協力,將龍舟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水花四濺,場面壯觀。
除了精彩的比賽,組委會還精心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展示與節目表演,吸引了多個亞裔社區團體的參與。文化展位提供了多種體驗活動,讓觀眾有機會親身感受中華與亞洲文化的魅力。例如,鹽湖書畫社的現場書法展示吸引了許多觀眾,尤其是兒童的熱情參與。此外,還有各種互動小遊戲,既考驗智力又充滿趣味,深受參與者的喜愛。
在比賽間隙,舞龍隊在場地中央進行表演,伴隨著鑼鼓聲,舞龍表演隊伍舞動著巨龍從觀眾席中穿過,龍身時而盤旋,時而騰躍,彷彿在空中舞動,場面十分熱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現場也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表演,包括武術展示、傳統舞蹈、現代舞、搖滾樂隊、傳統樂器演出和群體合唱等,參演隊伍既有專業團隊,也有本地社區自發組織的節目,以及學生們帶來的精彩演出。這些表演不僅展現了多元的藝術風格,也彰顯了社區的凝聚力與文化包容性。
(全文请见9月1日东方报第6版)
7月31日至8月8日,由中國僑聯主辦,廣東省僑聯、五邑大學、江門市僑務局、江門市僑聯承辦,江門團市委、江門市關工委協辦的2024“中國尋根之旅•風韻南粵”海外華裔青少年夏令營在廣東省江門市成功舉辦。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是中國僑聯主辦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也是加強與海外華裔青少年情感聯繫的重要紐帶。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是全國著名僑鄉,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美譽,祖籍江門五邑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分佈在全世界五大洲約122個國家和地區,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在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陸州際鐵路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中,超過600英里最危險的部分主要是由來自廣東江門的中國工人建造的,超過一萬兩千名中國工人在極其惡劣的施工和自然條件下辛苦工作,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受主辦單位委託,猶他華人金釘協會、猶他旅美科技協會聯合組織了一批12歲~18歲華裔青少年參加“中國尋根之旅•風韻南粵”夏令營,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中國僑都江門僑鄉文化魅力。
7月31日,尋根之旅夏令營在五邑大學開營,來自美國、法國、比利時、希臘等國家近40名華裔青少年來到僑都江門開啟“尋根之旅”。
本次夏令營前後跨越十天,以“青春同行·築夢未來”為主題,結合江門的“僑”元素、人文景觀等優越條件,依托五邑大學,精心安排富有“僑”文化特色的課程與活動,以學習漢語、中華古詩詞、茅龍書法、水墨畫、中華武術、粵菜製作和民間非遺手工製作,實地參觀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梁啟超故居、陳白沙故居、梁贊故居,遊赤坎古鎮、啟明里古村落、古勞水鄉、陳皮村、台山廚藝學校和百年企業李錦記等為主要內容,讓海外華裔青少年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加深對中國發展的了解、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積極傳承中華文化,增進對祖(籍)國的文化認同、根脈認同。
8月7日下午,夏令營結營儀式在五邑大學舉行。在結營儀式上,五邑大學相關負責人、夏令營領隊以及營員代表分別進行了發言,活動還為領隊及營員頒發了證書並贈送了紀念冊。隨後,全體營員進行了匯報演出,營員們以歌舞表演、以詩入歌等形式展示了他們在江門營活動期間的學習成果,傳遞他們對中華文化、僑鄉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心。
來自猶他的營員陳董美睿小朋友表示,在夏令營裡遇到了許多在海外生活的中國人,並交到了新朋友。因為自己(離開父母和家人)生活了十天,也覺得自己獨立了很多。她覺得寫書法(茅龍筆)很好玩,也吃了很多美食,感覺到江門的建築風格很特別。
家長們都表示非常感謝各位老師、領隊的辛勤付出,孩子們收穫多多,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又意義深遠的夏令營活動。感謝主辦單位和所有工作人員的傾情付出,讓孩子有機會到這些中國著名的歷史古蹟,學到中國僑鄉傳承的文化,還學了些粵語,這些難忘的經歷對孩子們成長過程的影響非同凡響。陳董美睿小朋友的媽媽表示,孩子非常驕傲自己是個華裔,很幸運能參加這次夏令營活動,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參加尋根之旅活動。
(協會供稿)
中華民族歷來有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三十多年來,猶他州越棉寮華人相濟會秉承敬老愛老的理念,年年(除疫情期間)舉辦敬老活動,給老人送關懷,以實際行動為下一代樹立良好的榜樣。
6月30日下午,越棉寮華人相濟會再一次於新金龍酒家舉行了年度敬老聯誼會,本會會員及家屬踴躍參加,不少人偕家中老者撥冗餘出席。近百位老中青新老會員歡聚一堂,歡歌笑語,共同為老人祝福,每個人的每一份愛心都給老人帶來心靈的安慰,讓華人社區更加和諧美好。
聯誼會由越棉寮華人相濟會理事陳翠媚女士主持,她熱情地表示歡迎每一位與會者。相濟會會長林麗玉女士在會上致辭,她說,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會繼承和弘揚這一優秀的文化傳統,每年舉辦尊老敬老活動。在此,我代表相濟會全體會員,祝福所有老年會員健康長壽,快樂度過每一天。同時,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使老人得到關愛,增進會員之間的感情,讓尊老敬老的傳統代代相傳。此外,她也對本會將要舉行夏日聚會和為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的事宜做了簡要的說明。
越棉寮華人相濟會名譽會長辛列元先生已年過90,依舊十分關心和參與相濟會的自身建設和發展,按時出席各項活動。當日,他滿懷深情地回憶相濟會成立以來所走過的路程,他說,隨著歲月的流逝,三十多年前本會初創時的會員有的漸漸老去,有的已經離開人世,我們在追念他們的同時,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健健康康,珍惜生命,珍惜與家人、與朋友相處的時光,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使本會這個大家庭更加溫暖人心。
會上,相濟會11位80歲以上的老人被攙扶到台前,微笑著合影留念,同時,理事會成員向他們一一發放了紅包,祝愿他們老當益壯,人人都活成老壽星。
60歲以上的老人當晚享受了免費美味晚宴,晚宴期間,會員們邊吃邊聊,氣氛和美麗。有才藝的會員一個接一個地登台,高興地唱起卡拉OK,帶給大家歡樂。不時進行的抽獎活動,更是讓會員們滿懷期待,隨著數十件獎品的送出,掌聲和歡笑聲此起彼落。
活動結束後,許多人都表示,非常高興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活動,今天的活動不僅給老人慰藉,也使我們增強了尊老意識,並且深切感受到本會的凝聚力。
(協會供稿)
今年5月10日,是橫貫美國大陸的第一條州際鐵路貫通155週年紀念日。猶他華人金釘協會多年以來一直是華人社區紀念金釘節的主力,在2019年金釘節150週年大慶時,曾聯合華人社區各大組織,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如教育論壇、青少年文藝大賽、主題歷史研討會、金釘永恆音樂會等,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影響。今年的紀念活動也不例外,猶他華人金釘協會率先與中美鐵路文化友好協會、亞洲藝術文化協會、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一起,定於5月1日至6月29日在Ogden聯合太平洋鐵路博物館舉辦為期兩個月的“金釘歷史和中國藝術展覽”。
此次活動的宗旨是:紀念並向社會各界宣講華人先驅為建設美國太平洋鐵路所立的功勳、當代華人移民為美國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爭取、維護今天的在美華人和明天的華人後代合法平等的權利;凝聚在美華人共識、更好地為美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努力。
中美鐵路文化友好協會為此次展覽精心選送了四十塊畫板,描繪了1860年代華工從西部穿過Sierra山脈建設到內華達州鐵路,重點突出中國工人遇到的許多障礙,包括在堅硬的花崗岩上爆破、冰雪嚴寒的冬天、危險的施工條件、社會孤立和不公報酬等。
亞洲藝術文化協會除了準備藝術作品,副會長林陽女士還與猶他華人金釘協會會長盛曉明博士合作,創作了一幅近二十米長的書法長卷,介紹了華工的偉大貢獻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這一藝術傑作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也選送了一些反映華僑企業家陳宜禧倡建中國最長的僑辦民營鐵路——新寧鐵路的展板。
展覽開幕式於5月3日下午在Ogden聯合鐵路站博物館舉辦。開幕式上,Ogden市長、猶他州參眾兩院議員代表、考古學家、社區代表、主辦單位負責人分別致辭,回顧華工的貢獻與犧牲,盛讚此次展覽的意義和對下一代的影響。
Ogden市長 Ben Nadolski 在致歡迎辭時首先提到,天空在開幕式前放晴,預示著上天對此次活動的祝福,對那些150多年前通過修建鐵路、把美國東西海岸連接起來的華工們的壯舉表示讚歎!他表示,Ogden作為鐵路交通的關鍵節點,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為美國西部的發展做出表率。
猶他華人金釘協會理事長蔣為民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我們紀念金釘節155周年,不僅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也是為了紀念鐵路工人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鐵路工人的寶貴貢獻。他們的傳奇教會了我們關於多樣性、合作和團結的永恒教訓。通過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他們體現了包容性的力量,強調了彌合分歧以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性。他們的合作努力強調了有目標地、團結一致地克服挑戰,和解决我們在當今相互關聯的世界中面臨的多方面問題的重要性。
鐵路華工後裔協會會長、猶他州參議員關玉嬚(Karen Kwan)博士表示,今天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顯示民眾對鐵路華工歷史地位的認可,也是為了宣揚華裔對當代美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她呼籲華人社區團結起來,為了反對針對亞裔的歧視、促進後代進一步發展等共同理念和目標而共同努力。
江門市外事局為本次展覽發來了賀信,信中回顧了近幾年來江門市和Ogden市開展友好交流的經歷,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增進互信、加強合作,共創發展新機遇。
中美鐵路文化友好協會會長張巍博士中午剛剛從 Sacramento 趕過來,參加展覽的開幕式。開幕式在 Union Station 前面舉行,讓她想起五年前金釘節150周年活動時,聯合太平洋鐵路的VP Scott Moore 從全國調集了5輛VIP車箱,還有餐車和觀光車箱,請參加活動的中國人上車,體驗全程貴賓服務。他當時說中國人為修這條鐵路所做的貢獻和犧牲巨大,值得我們尊敬。
猶他州眾議員 Rosemary Lesser、Ogden 聯合太平洋鐵路博物館館長 Hope Eggett 女士、考古學家 Michael Sheehan 博士、Ogden 市政廳議員 Angela Choberka 女士、鹽湖城華助中心主任萬樂博士、猶他州旅美科協會長董登攀博士也先後發表感想。
開幕式致辭後,音樂家賴逸珊首先演奏了曲調高昂的二胡,亞洲藝術文化協會的湯玲女士也彈奏了中國傳統樂器古琴,Brandin 和林陽女士分別表演了武術大刀和八卦掌等節目。
5月4日,猶他華人金釘協會在鹽湖市中心圖書館舉辦了一次關於金釘歷史的講座。考古學家 Michael Sheehan 博士首先做了“ Terrace 考古中對鐵路華工的新發現”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談到,通過他和同事們的考古研究,發現了大批華工在當時的鐵路樞紐城市、位於猶他州西北部的 Terrace 定居並建立中國城,揭示了他們穿衣、飲食、生活、文化和醫療的很多細節。
中美鐵路文化友好協會會長張巍博士則回顧了華工在建造鐵路的前前後後,突出了華工的歷史性貢獻與付出的巨大犧牲,以及逐漸被民眾所了解、認可並感激的過程,其中有些內容連參加過多年紀念活動的社區積極分子都是第一次聽到。
這些活動還得到了鹽湖城華助中心、猶他州旅美科協、鐵路華工後裔協會、ZAP Fund 等社區單位以及媒體合作單位《東方報》的大力支持,大中商場、Lifetime Home Loans、Old Republic Title、Wang Organization等企業和機構提供了鼎力贊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猶他華人金釘協會供稿)
當地時間4月13日,由鹽湖城華助中心聲樂隊舉辦的首屆“華助盃”猶他華人歌唱大賽圓滿收場。
此次比賽分初賽、決賽兩個賽程。初賽於 3月22至28日舉行,參賽形式為參賽者依要求向比賽評審組發送個人作品。參賽歌手最年輕才四歲,最年長七十歲。評審團經過數天認真評審,最後推薦了18位歌手進入決賽。
決賽於4月13日下午在位於鹽湖城南部的伊斯曼特(Eastmont)中學禮堂舉行。鹽湖城華助中心理事長樂桃文、副理事長兼主任萬樂、前副理事長盛曉明、秘書長楊曉梅、副主任董校銘、副主任林麗玉、財務主管馬英、法律顧問程惟麗、理事兼舞蹈隊隊長張莉、理事兼聲樂隊隊長陳杰和猶他州各界華人同胞與朋友200多人出席決賽。吳淑冰擔任決賽主持人。
樂桃文代表鹽湖城華助中心致詞。他向大賽的組織者、工作人員、贊助人員、參賽歌手和關心、支持比賽的各界同胞、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回憶說,本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眷戀和促進中華傳統文化與當地各族裔文化交流融合的初衷,他先後於2002、2009年領銜創辦由猶他僑學界共同舉辦的“猶他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和“猶他華人中秋、國慶歡晚會”。每年一度的兩台晚會既豐富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也提供了有效的文化交流平台,使燦爛的中華文化被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接納、喜愛。鹽湖城華助中心聲樂隊舉辦這場大賽旨在進一步豐富猶他華人社區的文藝生活,挖掘、培養聲樂表演人才,進一步豐富每年一度的“猶他華人中秋、國慶聯歡晚會”和“猶他華人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形式與內容,進一步提升當地民眾對兩台晚會的喜愛度。他期盼各界同胞與朋友繼續大力支持鹽湖城華助中心的工作,繼續關心、支持鹽湖城華助中心舞蹈隊和鹽湖城華助中心聲樂隊的發展。
陳傑代表鹽湖城華助中心聲樂隊和本次大賽組委會向贊助鹽湖城華助聲樂隊、贊助本屆比賽的各位同胞與朋友表達了誠摯謝意。他簡要介紹了鹽湖城華助中心成立以來的工作和舉行本屆歌唱大賽要達成的目標。他也簡單分享了本屆初賽的情況、對決賽的期望和決賽評分的基本原則。他以當年參賽的經驗鼓勵參賽者盡量放鬆心情,並努力以最佳狀態展現最美好的舞颱風采。
十八位參賽者依照決賽現場的抽籤順序,依序登台展示自己的美妙歌聲和舞颱風采。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美聲、通俗,歌曲、戲曲,中文普通話、粵語、英文,唱跳、鋼琴彈唱、吉他彈奏,精彩紛呈。有的蕩氣迴腸,氣勢磅礴,有的如泣如啼,扣人心弦;有的似訴說深藏已久的心底秘密,有的像泉水流淌滋潤人的心田;有的婉轉入雲霞,有的奮力沖雲霄。十八位選手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餘音繞樑的聽覺饗宴。評審團陳傑、李諾桐、劉婉等三位專業老師現場點評,現場評分,讓現場所有人受益匪淺。
決賽中場與結束之際,鹽湖城華助中心舞蹈隊張莉、倪雲和特邀舞蹈小演員施芮涵為大家表演了助興舞蹈;評審陳傑、劉婉為大家助興獻歌。
經過近三小時的激烈角逐,來自南猶他的歌手慕俊偉在隊友們的伴舞伴奏加持下奪得本屆大賽冠軍。趙勁水、李鳳敏分別獲得本屆大亞軍、季軍。
樂桃文、萬樂、董校銘分別為冠、亞、季軍得主頒發獎盃;大賽主要贊助人或贊助單位代表樂樂、陳笑美、黃文偉分別為冠、亞、季軍得主頒發獎金。楊曉梅、林麗玉和大賽贊助人或贊助單位代表餘黃鏗娟、陳惠釵、陳翠媚、吳淑冰分別為18位決賽參賽者頒發決賽參賽證書。
鹽湖城華助中心衷心感謝贊助聲樂隊和本屆比賽的各位同胞!
附:贊助名單(依贊助人姓名或贊助單位名稱拼音排列):
陳翠媚:100美元
郭玉杏:200美元
樂樂:1000美元
梁錦榮:200美元
美味軒餐廳:500美元
新金龍餐廳:300美元
楊曉梅:300美元
餘黃鏗娟:200美元
中國城超市:200美元
為期一個半月的猶他中華書畫展於2024年3月15日在鹽湖市中心圖書館圓滿結束。本展由鹽湖書畫社、猶他州旅美科協(以下簡稱「科協」)和猶他大學亞洲中心聯合舉辦。其中有40幅成人書畫作品在實地展出,他們絕大多數是來自猶他州鹽湖書畫社的成員們;同時在書畫社網站上也展出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華人藝術家們的精彩作品。除了成人書畫展,同時也舉辦了兒童書畫比賽,一共收到119幅兒童作品,經過網上的11位專家甄選和200多名公眾投票,選出了40幅獲獎作品,在市圖的兒童畫廊展出。此外,我們亦感謝科協對出版彩色版面的支持。這次活動得到猶他州各界民眾的廣大支持和參與,參展人員的年齡跨度也是相當之大,從小學一年級的六歲兒童到九十二歲高齡的老藝術家,還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見圖1】參展兒童遍及整個猶他州,他們分別來自 Salt Lake County, Utah County, Davis County, Weber County and Summit County。這些兒童有很多美國華人,還有越南、日本、拉丁裔和美國白人兒童。
鹽湖市中心圖書館每年春節期間的書畫展覽不僅豐富了當地華人的文化生活,也讓更多猶他公眾了解到中國藝術和文化。就如州參議員Karen Kwan(關玉嬚)1月29日在兒童書畫比賽的開幕頒獎儀式上講的,藝術是溝通東西方文化最好的橋梁,它有助於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中國書法與繪畫藝術的背後隱藏著豐富的華夏民族思想觀念及人文精神,作為東方藝術的普及者,鹽湖書畫社自2019年成立以來,向以科協爲代表的其他社區組織尋求合作,深入社區各個層面,不斷努力做藝術推廣活動。在疫情期間除了網上授課,還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在網上做講座。疫情後更是積極參與猶他當地各種藝術活動,經常到圖書館、老人中心、大中小學校教授中國書法與繪畫課程,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越來越多的猶他人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華夏藝術在猶他公眾的視覺感受和心靈碰觸中擴展了東西方的友誼之橋。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